房天下 >资讯中心 > 城建 > 正文

清波流远:涵养清远千年文脉

清远官方实播台  2020-04-15 09:22

[摘要] 历史浮沉,江水滔滔。千百年来,令无数文人墨客赞叹不已的北江,造就了今日以“清波流远,山水名城,岭南绿都”闻名遐迩的清远。

“天开清远峡,地转凝碧湾”

奔流不息的北江过飞来峡

入珠江三角洲平原后缓缓而行

漫江碧透,清波流远,登高远望

时有“一水远赴海”之气概

 

据记载,南朝梁武帝天监六年(507年)

朝廷撷“清波流远”之神韵

置清远郡,辖中宿、威正

廉平、恩洽、浮护五县

清远之名由此而成

 

历史浮沉,江水滔滔。千百年来,令无数文人墨客赞叹不已的北江,造就了今日以“清波流远,山水名城,岭南绿都”闻名遐迩的清远。

 

清波流远:涵养清远千年文脉

出峡口,北江“一水远赴海”

因水为名 清波流远

 

北江从岭南北部绵延南下,上游河段多是石山峡谷,两岸森林茂盛,入河泥沙含量较少,水质清澈的北江曾以“冽江”为名。历代文人墨客多用“清”“澄”字眼入诗以描绘北江河水。所谓清者,纯净无杂质也;澄者,清澈之意也。

 

“澄碧源之见底,耸翠壁之临危”,南北朝时期,陈朝诗人江总写下清远历史记载中吟咏北江的诗赋。此后一千多年来,诗人们不断以诗词来赞美北江水的清澈纯净:“两峰支碧汉,一水抱清湾。松老龙犹在,波澄势自还”(唐•沈佺期《峡山》);“澄江诘曲峡中天,远使归来驻画船”(宋•章得象《峡山飞来寺》);“古寺清江上,维舟夕照前”(宋•高绅《峡山》)……

 

上游多有激流险滩,但出飞来峡后地势平坦,北江入此水面宽阔,流速缓慢,若临江登高眺望,必然会生发出“一水远赴海”(唐•李翱《峡山寺》)的壮丽感慨。南梁时期的清城先民极有可能将“清”与“远”两字联系起来,以“清远”起名颇合情理。

 

清远文史专家罗耀辉亦曾撰文印证清远与“清波流远”的关系。他认为,“清”言北江之水质,“远”言北江之流向。并指出,因水而名是古代临河县邑常见的取名手法,如曲江、翁源、三水、四会以及市境古代的浈阳、含洭等县名。

 

南北通衢 涵养文化

北江古称溱水(浈水)。溱者,众也,多也。众水汇集北江,盖言其水量丰沛,同时水道平缓,无太多险阻,是连通五岭南北重要航道,在秦汉时期已得到利用。《史记•南越传》记载“楼船将军(杨僕)将精卒先陷寻峡(今飞来峡),破石门”可以为证。

 

在交通隔绝的古代,要抵达广东沿江、沿海的城市,可穿过南岭进入韶关,再经由北江南下,前往广袤的平原地区。而从岭南大地的核心广州北上,从粤北逾岭则最短,或是从三水河口溯北江干流直上韶关转行浈水至南雄,走陆路逾大庾岭山隘即进江西;或是从连江口转行北江支流连江(俗称小北江)上至连州后,走陆路逾骑田岭山隘即入湖南。

 

“在历史上,清远曾是岭南文化的中心。”因为连接南北的地理位置,以及北江通衢水道的作用,清远成为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的交汇之地,也是古代人口迁徙、货物往来的集结地,其境内的阳山关、骑田岭是岭南与北方联系的重要通道。省政府特聘参事、中山大学教授、珠江文化研究会会长黄伟宗称清远为“南北交流通津、古今文化天桥”。

 

连接赣江、长江的北江带来了中原文化,连接湘江的连江带来了楚文化。中原文化和岭南文化,在清远发生碰撞融合后,形成独特的北江文化,其内涵丰富,涵盖了广府文化、客家文化和壮族、瑶族等少数民族文化。

 

在地域文化之外,清远的地貌同样多姿多彩。大龙山、瑶山、云开大山与北江、连江、滃江、潖江在这里交汇,孕育出雄奇险峻的高山峡谷,松涛如海的原始森林、纯如深闺的湖泊温泉。而将这些重峦叠嶂勾连在一起的,是丰沛的北江和它众多的支流。

 

印证北江影响力的另一个证据,是清远位居广东首位的姓氏数量和独特的姓氏排序。专家认为,这说明其姓氏来源的多向性,由于地处南北要冲,开放带来人口的迁徙。而水路给迁徙带来了便利。在姓氏多达257个的英德古镇浛洸,一座南齐墓里出土的3枚波斯银币,成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经北江辐射到内地的历史见证。

 

文脉传承 千古风流

公元804年,韩愈被贬为阳山县令,从繁华的长安来到一个僻陋化外之地、鸟言夷面之乡,人生可谓困顿至极。来到清远阳山时,他说这里是“天下之穷处也”。穷,不仅仅指物质的匮乏、地理的僻远,更指人生的绝境。

 

清波流远:涵养清远千年文脉

阳山贤令山摩崖石刻

 

但没过多久,韩愈的笔下就出现了“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的诗句。他在阳山思索人生,读书交友、访问农家,“出宰山水县,读书松桂林。萧条捐末事,邂逅得初心……”

 

不仅仅是韩愈,行走在这条从长安到岭南的贬官之路上的刘禹锡、苏东坡、杨万里等,都有着意外的收获。

 

“天开清远峡,地转凝碧湾”,苏轼在南贬和北归途中曾两次游历清远,在飞来寺游玩时所作《题峡山寺》,开篇两句气象恢弘,流传千古。“觉来满眼是湖山,鸭绿波摇凤凰影”,羁旅之中的苏轼在船上半梦半醒,见景思情以寄故人。

 

北宋熙宁七年(1074年),米芾出任浛洸县尉,在任期间“政事简举,德教风行”,除赋诗题字留下墨宝,他对英德最深远的影响,则是其对英石的痴迷,相传英石“瘦、透、漏、皱”的四字标准即由他制定。

 

南宋诗人杨万里在广东为官期间,或游历,或途经清远地域,先后写下《过真阳峡六首》《出真阳峡十首》,“人言此峡如巴峡,只欠三声随泪猿”“夹岸对排双玉笋,此峰外面万青山”等诗句写尽浈阳峡之奇山异水。杨万里在行路途中,不仅生出雄壮气概“道是峡山天下险,老夫令作坦涂看”,更怀着“险艰去处多奇观,自古何人爱险艰”蕴含哲学的思考。

 

近400年后,大戏剧家汤显祖也与清远结缘。万历十九年(1590年),汤显祖因抨击朝政被贬广东,清远是他南贬北还的必经之地,汤显祖在此曾作诗18首。许多学者认为汤显祖的清远道人之号来自于此,在清远则流传着汤显祖为创作《牡丹亭》到飞来寺做挂名道士的美丽传说。

 

在山水之外,身处化外之地的人民虽未贯通教化,却是一群孜孜好学、感念报德的淳朴学生。韩愈在阳山仅一年多时间,这里就从“户不闻诗书”到“入耳有弦歌”,从“猎食薄耕稼”“日惟追獐麝”到农耕桑田、膏泽万家。韩愈离开阳山十年后,刘禹锡又贬为连州刺史,第三年连州就出了个进士刘景,接着他的儿子刘瞻又中进士并官至宰相。唐宋两代连州出过55名进士。昔年贬官连州行路戚戚的刘禹锡则告知旧友“剡中若问连州事,唯有千山画不如”。

 

清波流远:涵养清远千年文脉

连州丰溪古庙的千年古榕和古戏台古韵盎然

 

山水为自然所赐,人之特质则得之于文化的涵养。在北江文化的河床上,韩愈、刘禹锡、苏东坡、杨万里、汤显祖……他们或以诗词文章,或以道德事功,涵养清远的千年文脉。

 

自清远建制至今,历经时光洗礼的北江依然清波流远,清远的城市名片“山水名城、岭南绿都”,则与1500多年前先民们的祈愿遥相呼应,回声渐响。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