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燕湖新城:再造清远“城市之心”

清城发布  2018-12-27 17:29

[摘要] 燕湖新城是清远在历史中觅得的机会支点,新城不仅在为清远塑城,更在塑造清远的未来。

汤明以前的家位于清城区洲心街道青联村委会大沙口村小组,恰好是如今燕湖新城建设区如火如荼之处。现在,汤明和他的妻子、父母以及两个小孩已经搬到了政府为他们建的联湖花园安置区内,开始了城市生活。他的两个小孩,也从原来的青联小学,转到洲心中心小学上学。汤明如今住进的中心城区,楼下就是洲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几百米内就是中心小学,小学旁边是华侨中学,医疗、教育资源优质丰富,让他一家人的生活水平直线上升。

 

 

2018年12月4日,位于洲心街小学旁的燕湖新城安居工程示范小区已建成。(李作描 摄) 

 

这些改变都源于整个洲心片区内燕湖新城的建设,这个总面积45平方公里的新城,将是未来清远“城市之心”它位于清远市建成区东南部,北起松苏岭、南至燕南大道、西起广清大道,东至京广高铁清远站,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28平方公里,人口规模控制在约40万人以内。

 

2013年3月9日,当时的燕湖新城安居工程示范小区还仅仅是规划图。(李作描 摄)

 

经过前几年框架搭建的新城,路网脉络渐渐清晰。如今,燕湖新城已经进入了在骨架路网上完善基本配套设施的新篇章,整个新城正在重塑的不仅是清远城市格局,还有城市理念。

 
粤东西北“扩容提质”试点

 

清远是广东省最年轻的地级城市,中心市区是1988年在一座县城的框架基础上建立的。当时依托的城市人口才几万人,不仅空间小,而且基础设施差,城市功能很不完善。

 

幸运的是,清远在2012年底搭上了广东省委、省政府启动的“促进粤东西北地区地级市城区扩容提质五年计划”这趟列车,成为粤东西北地级市中心城区扩容提质的试点。而决定着清远城市未来格局的燕湖新城,则成为清远市实现城市扩容提质的重要载体。

 

燕湖新城不是横空出世的,2013年7月,新一轮粤东西北“振兴计划”公布,清远被定位为“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区、环珠三角高新产业成长新区、生态宜居名城和珠三角北缘门户城市”。

 

而清远,亦早有准备。当年9月,清远市四套班子联席会议在清远市规划局召开,一个有关“燕湖新城滨水区和中心区设计方案”等待着与会人员票决。方案决定着清远城市未来中轴线的走向,也决定着清远产业和城市的再造。

燕湖新城中心区效果图

 

历史的机会窗口就这样为清远洞开,清远用一个新城的蓝图,呼应区域与省市的发展需求。

 

时间回到2011年,在外打工多年的汤添在洲心上东村新盖了房子。也就在这一年,建设燕湖新城的消息传到了村里。上东村就身处其中,一半以上的农田被纳入燕湖新城的建设范围。确认消息那一天,汤添走上了自家新房的天台,望着滔滔北江水,心情变得复杂,“当时专门费心回来建个房子,就是打算居家养老的,我是传统的安土重迁,没想到房子建好后等来的是拆迁”。

 

巨变就在眼前,关于燕湖新城的蓝图,汤添说对后代而言是好事,“如今全家住进了高楼,居住环境变好,成为城市人后,年轻一辈是高兴的。”

 

今天,进入洲心,迎接你的,是一片片绿色的惊喜:路在绿中,水在绿中,城在绿中,人在绿中。放眼望去,处处草木葱茏,时时融融绿意;昔日坎坷不平的砂石路已变成宽广笔直的城市街道,稀疏零散的袅袅村落代之以高档美观的城市社区。

 

经过三年多的建设,燕湖新城框架已搭建完成,截至2017年12月底,燕湖新城累计启动公共基础设施项目59个,其中已建成22个、在建23个、开展前期项目14个,总投资约296亿元,累计完成投资约138亿元。

 

登上清远市松苏岭公园山顶,这座粤北山城未来的新城市中轴尽收眼底。

 

“燕湖新城之于清远,在新一轮城镇化的格局下,其先锋意义也将突显。与省内蓬勃兴起的新区不同,燕湖新城的特点是环境优势。它拥有天然的湖、延绵的山体、自东向西的江水和大片的平原及村庄。燕湖新城从一开始规划就与别的城市不一样。这里不是推倒重来,而是在原有生态基础上发展。”清远市土地储备局局长范桂石说。

 

 
新城建设基础设施先行

 

在燕湖新城建造之初,新城就确定了公共服务设施先行,并规划预留一些好的优质用地,比如在中轴线中心位置,规划了六大文化建筑,包括博物馆、图书馆、展览馆、青少年宫等。

 

按照三年搭建框架、五年基本完成配套、八年初具规模的总体目标,2016年起,我市已着力推动燕湖新城建设重点向“五年基本完成配套”转变,优先建设市级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城市功能。

 

2017年7月20日,伦洲大桥正式通车。当时对于东城大塱村民来说,就像过节一样,喜悦心情溢于言表。

 

 

伦洲大桥的通车正是燕湖新城核心区内首座连接北江两岸的大桥。这意味着燕湖新城“三纵三横”格局基本形成,起步区“三年搭建框架”任务基本完成,新城建设进入“五年基本完成配套”阶段。

 

大塱村,从以前的城乡结合部,到纳入市区城市规划,成为清远市燕湖新城的重要板块,既是清远发展的必然,又是历史发展的使命。

大塱村

 

作为从农村向城市发展过渡的见证者,大塱村的村民们,对“城市”的到来,早有准备。大塱村位于清城区东城街东南面,下辖26条自然村。近年来,因为城市化发展和乡村发展战略的落地实施,大塱村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保利和碧桂园两大地产商的进驻,使得到大塱村发展和工作的人流量剧增。特色农家菜、北江河鲜、休闲农庄等旅游休闲观光项目,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了大塱村。

在建的保利地产

 

在建的碧桂园地产

 

“渔民在江边打到好的河鲜会时间打电话给我,早上六点多或下午四点多就自己开车去收,请的员工都是自己村的,阿嫂阿婶阿婆……”看到大塱村商机的老黄半年前在村里开起了河鲜餐馆,这间不大起眼的餐馆,因为食材地道,越来越得到各地食客的认可,生意越来越好。

 

创业就在家门口,河鲜餐馆承载了老黄和家人的创业理想,也承载着在这里工作的每一位大塱村民的致富梦想。而燕湖新城规划逐步得到实现让大塱村迸发出来的发展希望,正是他们努力奋斗打拼的动力源泉。

 

今年初,四大馆(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和艺术中心的动工,也意味着政府遵守了此前新城建设的原则,让基础设施建设先行,而非房地产先行。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引领建设序幕,优先建设新城起步区骨干路网、广清城际轨道站点周边路网等项目,优先推进市级文化服务设施、车站综合体等重点项目建设,为提升城市功能打下基础。同时,通过骨干路网建设强化与高新区、广清产业园、省级职教基地及长隆主题公园等组团的联系,实现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有机融合。

四大馆

 

清远市委党校副校长黄荣茂认为,清远如今的扩容提质,应该与传统的“摊大饼”式的简单扩容有区别,应该由项目建城转变为以生态建城,既考虑到物的因素,也考虑到人的因素,既考虑到生产也考虑到生活,既是载体又是发展的条件。目前,要做到规划先行,生态先行,基础设施先行,不要急于求成,要体现前瞻性,不要给后面造成包袱,而是要变成以后发展的发动机。

 

尽管关于燕湖新城整体的发展来说只是刚搭起了框架,并没有为大众所熟知。但事实上不少市民已提前享受到了新城发展带来的好处。通往高铁站的快速道路人民东路和北江路、静福广场、老干活动中心等新城内的基础设施已经投入使用。

 

每当夜晚降临,市民卸下一身劳作,或漫步于宽阔的江边绿道,或三五成群相约广场舞……新城新生活,正在百姓的传统习惯中悄然开启。

 

回首1988年,清远建市。近两万平方公里市域,生态、人文、经济均须凝聚。

 

30年来,从“珠三角后花园”到“南融北拓桥头堡”,清远的视野与追求从未停顿。30年,珠三角尤其广州日新月异也渐趋饱和,广州开始寻找资源对接、开始拓展发展腹地,珠三角人流、资本开始外溢。

燕湖新城中心区效果图

 

数十年间,清远一直在等待这样一个机会:一个可以帮她恒定行政版图,助她释放地缘和生态优势,可以南融珠三角、可以北拓中国内地,甚至重新定义自身的机会。

 

就像珠江新城之于广州,横琴之于珠海,前海之于深圳。清远欲借燕湖新城给2万平方公里的城市,注入一颗能量充沛的“城市之心”。这个45平方公里的巨大心脏,涵蕴清远生态精华,她定格在一江两岸的黄金分割线上,保育江、山、湖、海,以期联系清远的历史、现在与未来。

 

燕湖新城是清远在历史中觅得的机会支点,新城不仅在为清远塑城,更在塑造清远的未来。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