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普遍二孩政策通过 清远"小四房"将是市场新趋势

清远日报  2015-10-30 09:35

[摘要] 昨日闭幕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这是继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后又一次计生政策调整。实施了33年的独生子女政策由此终结。政策调整背后是全国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其中,我市就已进入老龄社会。

清远日报讯 昨日闭幕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这是继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后又一次计生政策调整。实施了33年的独生子女政策由此终结。政策调整背后是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其中,我市就已进入老龄社会。

计生政策两年内两次调整

我国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上世纪80年代开始实行,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子女”。其标志是1980年9月,中共中央发表了《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1982年9月党十二大确定“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同年12月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

30多年来,计生政策不断微调。2013年11月12日闭幕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而昨日闭幕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这意味着计生政策两年之内两次调整,也意味着实施了30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终结。

生育率过低性别比失衡成共识

如果从1980年“一胎化”算起,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已经实施了35年。相比当初担心“人口爆炸”,今天中国的人口形势已经发生了历史性转变。生育率过低、人口老龄化、性别比失衡、青年占比下降等问题已经成为共识。

按照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人口学者郭志刚的研究,自1995年以来中国的生育率就处于不足1.5的低水平,远低于官方口径1.8。而出生性别比自1982年就偏离正常范围。

人口学界认为,中国的生育率维持在2.2左右才能保证世代更替平衡,生育率过低将导致人口负增长。出生性别比失衡将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随着生育管制政策的持续,生育率持续走低。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中国当年生育率为1.18,如果再加上漏报的数据,学界普遍认为仍在1.5以下,远低于世界2.5的世界平均水平。而中国治理性别比失衡13年,依然未将其拉回正常值。

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单独二孩政策遇冷,符合条件夫妻仅13%申请再生育

60岁以上人口占14% 我市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应对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系此次计生政策调整的重要原因。公告就提到,全面实施二孩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4年中国13.67亿人口中,60岁及以上的老人2.12亿人,占总人口比例为15.5%;65岁及以上人口数为1.37亿人,占比10.1%。按照人口统计学标准,6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到7%即为进入老龄化社会。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50年,中国将有35%的人口超过60岁,成为世界上老龄化严重的国家。人口老龄化将对未来的消费、劳动力供应、创新等经济活动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

我市就面临着如此挑战。市统计局去年底发布的《2013年清远市人口发展基本情况》称,2013年末,全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55.93万人,占户籍总人口14.43﹪。这意味着,从户籍人口上看,我市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

如今计生政策进一步调整,全面放开二孩,会否引发新一轮生育高潮?从单独二孩政策实施情况看,并非如此。

国家计生委预测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后,每年会增加200万左右出生人口。然而,政策遇冷,2014年仅增加出生人口47万。截止到今年5月底,1100多万对单独夫妻仅有145万对申请再生育,仅13%。

广东的情况好一点。广东省卫计委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广东已有近14万对夫妇申请生育“单独两孩”。其中,近13万对夫妇如愿,获批的夫妇中,已生育二孩的约为4万,占比约3成。

根据市卫计生局统计数据,截至今年9月30日,清远共受理“单独两孩”申请5890例,审核5822例,已办结5770例,其中同意予以登记5735例。

医院

产科面临压力 建议增设门诊增加床位

“全面实施普遍二胎,对多数人来说都是一件好事,但对我们来说,感觉压力一下子大了。”市人民医院产科主任温穗文说,全面放开二胎将给医院妇产科工作带来压力。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妇产科主任医师肖淑君亦持同样观点。

现状:产科床位基本饱和

作为产科主任,温穗文每天面对着几十,甚至上百名孕妇。她说,前年单独二孩政策放开后,医院已面临了一定压力,“近段时间,妇产科的床位基本饱和,床位从之前的130多张,加到了160多张,再也加不下了。所以,加班已成为妇产科医生和护士的常态。”她担心,一年之后,全面二胎的影响显现,压力会更大。

肖淑君认为,“单独两孩”政策放开后,医院并没有迎来预期的生育高峰,但全面实施普遍二孩政策后,可能会给医院的产检门诊和产科产房带来一定压力。

建议:增设门诊增加床位

“除了床位,目前医院在人员、管理等方面都很大压力。”温穗文建希望相关部门也要做好孕妇分流到其他医院的工作,同时希望医院多增加人手,缓解压力。

肖淑君说,随着全面二胎政策的实施,必然会有许多妇女会前来进行再生育咨询,建议医院增设再生育咨询门诊,她同时提醒,高龄妇女如准备生二胎,好到有资质医院的再生育咨询门诊或者高危妊娠门诊进行咨询和相关检查后再怀孕。

房地产业

政策利好楼市去库存 但短期难造成较大影响

“全面放开二胎”被视为楼市利好。我市房地产业内人士认为,新政实施后将有利我市楼市去库存,“小四房“将成市场新趋势,但“二胎从放开到出生、成长需要时间,短期内难造成影响。”

“小四房”将是市场新趋势

市住建局的数据显示,2013年-2015年,新城片区已售商品房户均面积依次为116.9㎡、111.3㎡、102.2㎡,两年累计减少14.7㎡。数据反映了置业者的购房偏好正发生转移。

清远市世基房地产相关负责人卢震认为,家庭成员的变化对住宅产品的发展有着推动作用,“随着家庭成员的减少,户均住宅面积逐渐降低。”如今,全面放开二胎的政策已经落地,卢震坦言,“家庭成员减少会导致户均面积降低,反之亦然。”如今二胎全面开放,本身为独生子女的80后有着先生育二胎的动力,当家庭成员增加,对于大户型需求将再度升温,待户均面积止跌反增之际,出现“小四房”等产品将是新的市场趋势。

有利去库存 短期难奏效

截止至今年初,清城区库存商品房面积814万平方米,约8万套存量房中有一定比例为四室两厅及其以上的大户型产品。随着家庭成员增加,市场对于大户型需求将再度升温,这对消化市区存量房将有一定的帮助。

华鸿地产副总经理詹端认为,在改善型需求消化大户型产品的基础上,因家庭成员增加而导致的刚需也会刺激这一市场。“四居室的产品或又将成为市场趋势,而120-145㎡这一面积段的产品在清远尚有许多。”

卢震也以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道,“如今我和父母各有一套房产,看着儿子逐渐长大,我也有考虑换大房子的准备。”他强调,即使不换大房子,当儿子长大成家之时仍需要多准备一套房产。

卢震认为,全面二胎放开,家庭成员增加,市民将从三房换成四房等大户型产品,可消化存量房,“当然,二胎从放开到出生、成长需要时间,短期内难以对其造成影响。”

专家视点

利好国内经济 持续稳健增长 想生二胎家庭 做好理财规划

“国家选择在这个时候全面放开二胎生育政策,主要是目前中国过低的生育水平导致的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的短缺,降低经济潜在增长率。”清远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李东认为,近这几年,中国制造业一直被“用工荒”和“工资成本快速涨幅”所苦恼,这一切都源于三十年执行计划生育使得中国人口比其他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人口增长越来越慢,人口红利不断消散。

李东表示,全面放开二胎,对于我国经济持续稳健发展大有裨益。以清远为例,目前清远引进了大量的产业、旅游项目,这些产业的生产需要大量的产业工人,产品要更多的市场。“这些需求的共同点,就是要有更多的人口数量。”李东表示,长期来看,这个政策能给为清远消化部分商品房库存、能为清远职教行业提供更多的生源、还能为清远的旅游业带来更多游客。

那么,全面放开二胎后,有哪些行业会因此受益呢?李东认为,受益行业会根据政策的阶段而凸显。政策初期阶段,母婴医疗、儿童服饰、玩具、家用汽车等行业会受益;中期之后,教育培训、房地产、制造业等行业也能逐渐受益。“建议政府部门在做产业法治、城市建设等规划的时候,充分考虑清远未来人口的变化趋势,提前做好考虑。”

对于网上流传生二胎动辄多花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经济账”,李东认为并不能单纯从成本效益的角度来衡量生二胎是否“值得”。“现实情况下,养育子女的投入确实不小。但其实很多时候这笔育儿账有时候是人为地抬高成本,把它算错了。”李东说,对于孩子,很多家庭人为地增加了许多无谓的投入,包括不惜成本一定要给孩子选好的幼儿园、好的小学,各种课外班缺了哪一个都觉得不合适。“这其实是一个误区。”

李东同时建议,对于部分经济收入一般而又想要生二胎的家庭,不妨根据收入状况及支出,做好理财规划,使家庭财务更为稳健。

网调

“全面二孩”后 近4成网友说 “必须生”

昨晚“全面放开二孩”的消息传出,清远日报官方微信(微信号:qyreport)发起了一项调查,3内有310名网友参与调查。其中,121人称政策放开后“为嘛不生,必须生”,占37%;有87人觉得“生了也养不起,还是算了”,占27%;另有112人“先看看情况,准备好了再考虑”,占35%。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